偃師區位于河南省西部,現轄9鎮4個街道,210個行政村、32個社區,總人口63.72萬,總面積668平方公里,被列為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,是河南省經濟擴權市、對外開放重點市、城鄉一體化試點市。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481.9億元、增長4.5%;一?般公共預算收入27.64億元、增長3.5%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0.6億元、增長6.6%;固定資產投資248.5億元、增長11.5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.7億元、增長1.4%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35元、增長4.8%。
(一)地理位置。偃師區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區的洛陽盆地東隅,總面積668.58平方公里,約占洛陽市總土地面積的4.4%,占全省總土地面積的0.4%。偃師區東鄰鞏義市,距鞏義市30公里;西接洛陽市郊區和孟津區,距洛陽市30公里;南倚嵩山接登封市、伊川縣;北與孟州市隔黃河相望。
(一)歷史沿革。
公元前16世紀,商湯在今縣城西南建都,史稱“西亳”。
公元前11世紀,周武王伐紂在縣城東筑城息偃戎師,遂名“偃師”。周末設偃師、緱氏(今為鎮)兩縣。
自秦以后,偃師、緱氏兩縣屢有分合,明洪武元年(1368年)以后,單設偃師縣至今。
民國初年,偃師屬河洛道,后改屬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長官公署。
1944年,中共皮定均部在縣境南部解放區建立偃師縣抗日民主政府,隸屬豫西一專區。
1948年4月,偃師解放,隸屬豫西一專區、洛陽行政區。
1955年12月,改屬洛陽地區。
1983年,劃歸洛陽市。
?1993年12月15日,國務院批準撤銷偃師縣,設立縣級偃師市。
2021年,撤銷縣級偃師市,設立偃師區。